題目:如何給盲人描述黃色?(字節(jié)跳動·面試)
考查要點(diǎn):
-
發(fā)散性思維
-
表達(dá)抽象概念的能力
答題思路:
-
明確用戶
-
明確需求
-
針對不同的需求,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
一、明確用戶
拿到題目后,不要著急作答,可以反問發(fā)問者,得到更多關(guān)于題目的信息,使題目的條件更充沛。
題目的主角是“盲人”,但是對盲人的界定還不清楚。你要先明確一個問題:他是先天的盲人還是后天的盲人?
如果是先天盲人,意味著他從來沒看到過黃色,更不知道黃色是什么樣子;如果是后天盲人,他以前可能是認(rèn)識黃色的,只不過失明之后,忘記了黃色。
兩者的區(qū)別是:前者從未見過黃色,只能通過感官來感受;后者可以詢問他對哪些黃色的物體有印象,通過對該物體的形容,來幫助他喚醒記憶。
二、明確需求
題目是讓你給盲人描述黃色,那么在描述之前必須要搞清楚“描述黃色”的目的:為什么要給他描述黃色?他為什么要知道黃色?他什么情況下需要知道黃色?
也就是:明確需求和場景。
-
他想知道哪些物品是黃色的
-
他想了解顏色這件事
-
他需要辨別黃色
需求1
假設(shè)這位盲人是先天性失明,他對顏色是毫無概念的,所有物品在他眼里都是一種顏色。
他希望在使用某些物品的時候,是帶著顏色的,他想要知道,哪些物品是黃色的。
對于這類需求,你可以對黃色的物品進(jìn)行「歸類」,進(jìn)而進(jìn)行轉(zhuǎn)述。
水果的黃、陽光的黃、秋葉的黃、金牌的黃、糧食的黃、花朵的黃、土地的黃……雖然都是黃色,但表達(dá)的意義、傳遞的信息是不同的。
「歸類描述」可以讓對方對事物的感受更清晰和準(zhǔn)確。
就好比,你告訴他向日葵是黃色的,下次別人提到向日葵,他心里就會知道:哦~是黃色的植物;你告訴他香蕉也是黃色的,他會想到:哦~和向日葵一樣顏色的水果。
需求2
這個需求很容易理解,他只是對顏色好奇,而黃色只是其中之一。
那么,你需要做的就是讓他感受不同的顏色,讓他知道世界上是五顏六色的。
可以采用「比擬」的方法,讓他感受黃色給人帶來的感覺。
也可以描述給他黑色的感覺,紅色的感覺,綠色的感覺……那么題目就會變成:如何給盲人描繪顏色?
黃色帶來的感覺:
-
像冬日里一抹陽光灑在身上,溫暖和舒適
-
像帝王的皇冠,尊貴和大氣
-
像在深夜的沙漠里看見遠(yuǎn)方忽閃忽閃的小燈光,是希望和振奮
-
也像是秋天踩在灑滿楓葉的街道上,咔嚓咔嚓的聲音
-
還像秋季微風(fēng)吹過麥田的感覺
-
又像小朋友嘴角殘留的蛋撻皮,香甜酥脆
-
也是大漠黃沙的柔軟
紅色帶來的感覺:
-
像是第一次牽起心上人的手,小心臟撲通撲通
-
也像大年三十門前貼的迎春對聯(lián)
-
又像是吃了一口朝天椒
盲人,無法通過眼睛去觀察一種顏色,勢必需要有替代的感受?梢酝ㄟ^他人的描述和引導(dǎo),讓其從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等方面感受到你所描繪的東西,就是比擬。
需求3
這里的問題就變成了:什么時候盲人會對黃色感興趣?
-
是他從來沒有見過黃色,突然產(chǎn)生好奇?
-
還是他以前見過黃色,后來失明忘了,想再感受一下?
-
或是他在生活中必須要“識別”黃色?
三、回答示例:抽象地感受顏色
盲人只是視覺失效,但是味覺、嗅覺、聽覺、觸覺是正常的,甚至比其他人更敏感。
1. 觸覺如何感受顏色?
-
你可以把他帶到室外溫度 39 度的大太陽下,讓他感受太陽暴曬的感覺,可以告訴他臉頰的灼熱感就是紅色的;
-
你還可以把他帶到海邊,把他的手放進(jìn)海里,告訴他海是藍(lán)色的;
-
或者把他帶到秋天的麥田里,抓一把玉米放在他手里,告訴他玉米是黃色的;
-
拿一捧雪放到他的手心,告訴他雪是白色的,象征著純潔……
2. 嗅覺如何感受顏色?
你可以拿一顆薄荷葉給他聞,告訴他薄荷是綠色的。
3. 味覺如何感受顏色?
給他嘗一口蜂蜜,告訴他蜂蜜是黃色的。
4.聽覺如何感受顏色?
給他聽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,告訴他藍(lán)色是大海,是寧靜。
四、關(guān)鍵思路
這道題目的關(guān)鍵是明確目的,提出解決手段。
如果問題本身的目的不夠明確,可以通過反問發(fā)問者,得到一個明確的需求,按照這個需求再進(jìn)行深層次的思考;如果對方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需求,就自己假設(shè)一個需求,去解決。
-
假設(shè)目的1,提出解決手段
-
假設(shè)目的2,提出解決手段
-
假設(shè)目的3,提出解決手段
-
……
五、如何帶著批判性思維回答問題
假設(shè)你認(rèn)為“給盲人描述顏色,就好比給聾子描述聲音,是無實(shí)際意義的,是個偽命題”,那么,你可以向?qū)Ψ秸f出你認(rèn)為它是偽命題的思考邏輯。
可以這么表達(dá):黃色是一種信息符號,而對于盲人來說他們與這種信息是絕緣的,所以黃色對他們來說是完全沒有意義的,他們不可能也不需要這些色彩概念。從這個層面來講,題目是個偽命題。
不過,如果盲人真的能用其他感官感受到顏色,他們也會得到心理上的滿足。這個層面來講,題目是有意義的。
如果你對題目本身產(chǎn)生質(zhì)疑,也可以反問,只要你有一套自己的思考邏輯和說服邏輯。
互聯(lián)網(wǎng)行業(yè)是需要有質(zhì)疑的聲音的,有質(zhì)疑才會有思考,才能更好的促使進(jìn)步
鏈接:https://www.chinaz.com/web/2018/1011/945071.shtml
來源:站長之家